“三会一课”是指定期召开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,总支(支部)委员会,党小组会和按时上好党课。它是健全党的生活,严格党员管理,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。认真坚持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对于加强总支(支部)建设,提高党的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。
一、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: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以及选举产生的总支(支部)委员会是总支(支部)的领导机关。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,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。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的主要内容有:
1、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、指示;
2、研究和讨论总支(支部)委员会的工作报告、决议或决定;
3、接收新党员,表彰优秀党员,决定对犯错的党员的处分,讨论罢免不称职的总支(支部)委员;
4、选举新的总支(支部)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代表;
5、对有关发展规划、学年工作计划、重要工作安排、重大改革方案、工资奖金分配原则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,提出意见或建议。
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要充分发扬民主,围绕会议中心议题,认真开展讨论,畅所欲言,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。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或做决议,到会党员必须达到或超过本总支(支部)正是党员的五分之四,并经到会正是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。
二、总支(支部)委员会:有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选举产生,每届任期两至三年。在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闭会期间,负责领导和处理总支(支部)的日常工作。总支(支部)委员会的主要内容有:
1、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、决议和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的决议;
2、研究本部门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,根据上级精神,结合本部门实际,做出决议和决定;
3、研究干部的教育、培训、考察;
4、研究工会、共青团工作。
总支(支部)委员会要对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负责,定期向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报告工作(每学期一次),接受审查和监督。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作出的决定,总支(支部)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。总支(支部)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和决定,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。如果发现总支(支部)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和上级决议,可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总支(支部)党员大会讨论决定。
三、党小组会:党小组是党总支(支部)的一个组成部分,它不是党的一级组织,它在党总支(支部)的统一领导下,负责对党员的管理,具体地组织和指导每个党员的日常活动,保证党组织决议的贯彻执行。党小组会的主要内容有:
1、组织学习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,学习党的路线、方针政策,学习党的基本知识;
2、讨论研究如何贯彻执行总支(支部)的决议,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;
3、党员进行思想汇报和工作汇报,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;
4、讨论有关党内事务,如改选党小组长,酝酿支委候选人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。研究发展对象,评选优秀党员,讨论犯有错误党员的处分;
党小组根据本总支党员数量、分布情况及工作需要等方面因素划分。每个党小组不得少于三名党员(期中至少要有一名正式党员),党小组长必须由正式党员担任。党小组每周活动一次,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。
四、党课:党课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形式,搞好党课教育要做到:
1、党课要以党章及《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为基本材料,结合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,联系本部门党员思想实际,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、党性修养、党风党纪及理想宗旨教育;
2、党课教育要制度化。学校党校一般每学期安排一次,由校党委书记、副书记或专家上党课。或由各院系分党校一学期安排一次党课,一般由党总支书记、委员上党课,也可请学校有关领导或专家上党课。
3、党课教育要讲求质量,注重效果。校党委办公室按学年度拟定党课教学计划,提前半个月通知授课人员备课,要求注重党课的生动性、针对性和实效性。